活动前言:弘扬雷锋精神,进行红色革命文化
雷锋精神是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雷锋同志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新中国的志愿赞歌。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精神一脉相承,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为新时代志愿服务标注了家国意义,激励着山大志愿者们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活跃在校园内外。我校积极弘扬雷锋精神,举办了一系列学雷锋活动。现在评比结果公布如下:
手抄报获奖名单
一等奖:20商管2班 王宇航
二等奖:20商管2班 孟楚婷
20应法2班 陈铭杰
三等奖:21应英5班 刘艳
20应西1班 杜薇
20应英6班 李赫妮
征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20应英7班杭嘉淼
二等奖:21应英2班严培尹
20应英7班钱茹琛
三等奖:21应英3班李晗棣
20应英6班周淑丹
20应法2班陈铭杰
文章展示
雷锋精神的时代铸就与价值永恒
20应英7班杭嘉淼
精神是烛照前行的灯塔,榜样是催人奋进的先锋——创新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的雷锋精神!
今年的3月5日,是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且恰逢两会盛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从雷锋精神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是社会各界不约而同的选择。一位基层代表认为,雷锋精神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一个文艺工作者总结,学雷锋关键在“奉献之后的喜悦”;一名部队指导员坦言,站好岗、守好国就是践行雷锋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祖国大地的各行各业,内化为砥砺前行的精神旗帜,外化为无数人日常生活的具体行动。
弘扬雷锋精神,筑牢精神基座,也是每年两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团组审议时念兹在兹的主题。犹记得,2013年参加全国两会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2014年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深情寄语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换言之,雷锋精神不仅意味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值得一代代人传承和弘扬下去。
美德恒久,感动常在,雷锋精神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无论岁月如何变化,经济社会如何发展,每个时代都亟须点燃精神的烛光,呼唤打动人心的力量。在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涌现出一批群众认可、事迹突出、影响广泛的先进典型,彰显了我国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让志愿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统一调度下,全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更是报名在前、战斗在前、引领在前。刘智明,生前任武汉市武昌医院党委副书记,疫情暴发后,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因感染新冠肺炎抢救无效殉职,年仅51岁;张辉,生前系湖南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因连日奋战、超负荷工作引发心脏病不幸去世,年仅56岁……他们原本也是普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但当人性中的良知与新时代雷锋的使命同频共振;当一颗为民的拳拳初心遇到“民生之多艰”,一种为国为民而自我奉献的意识便悄然生长。若不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群众的身体健康,若不是为了亿万百姓的生命安全,我们很难理解那些义无反顾的逆行、夜以继日地奋战,以及不惧生死的勇气。风暴来临,不惧不屈;风暴散去,不矜不伐。无数的新时代“雷锋”心中装着人民,以己之力践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岁月静好时,他们如一盏盏蜡烛,默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危难来临之际,这些星星点点的光亮便立刻汇聚起来,如太阳般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雷锋也不例外。当我们去回顾雷锋的一生,能发现,其实就是作为人的善良和作为践行者的使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归结起来就是“心中装有人民,才能为人民服务好,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雷锋精神也是一种发展的时代内涵。弘扬雷锋精神不能是刻板的、呆滞的,而应是不断创新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的。前两天,“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揭晓,其中的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获此殊荣!颁奖词这样写道:“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着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他是我国航空领域唯一的两院院士。上世纪50年代,他在几乎是一张白纸的新中国飞机设计中,创建了属于中国人的气动力设计方法!作为歼-8总师的他,曾在试验中把毛线贴在机身上,在没有经过任何飞行训练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三次乘坐战斗机跟随歼-8试验机升空,观察气流并成功解决问题。可谓是航空报国七十载,矢志奋斗至终身!而像顾老这般,一个个抑或是一群群有勇气、有信念、有大爱的人和人们,都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都标注出时代前行的精神坐标。
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温暖感动,还是两会上代表委员直通民情、道出民声,反映的都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倒映的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永恒意味着从未过时,永恒也意味着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学雷锋的形式也在与时俱进。经过岁月的沉淀、时代的铸就,“雷锋”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雷锋精神”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精神,而是中华民族闪亮的精神标识之一,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的组成部分和永恒的精神价值!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抑或是每个平凡普通的日子里,雷锋从未离去,雷锋精神生生不息,雷锋精神历久弥新!
活动总结
虽然雷锋已离开半个多世纪,但如今在我们身边,仍有很多人以雷锋为榜样,践行雷锋精神,参与到志愿者行列中,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激励广大青年弘扬志愿者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